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公会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大赛中,我校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赵鲁涛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完美的现场发挥赢得了满堂喝彩,一举夺得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赵鲁涛也创造了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最佳成绩。
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着的赵鲁涛和他背后的指导团队止不住激动的泪水。赵鲁涛说:“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数学学科团队的共同成就。过去4 个月我们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奖杯的后面是老师们夜以继日的付出。”赵鲁涛的获奖经历完美地诠释了“传帮带”的意义所在。然而,“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培育新苗的工作对于老教师来说并非易事,既要有“授人以渔”的能力,又要有不求回报的态度,讲台上一颗闪耀的新星,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
培育新苗,厚积薄发
赵鲁涛是我校“土著派”,在北科大完成了他的本科、硕士教育,留校任教至今已有10年的教龄,是我校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他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累计完成19 门次课程、年均310 学时的教学工作。初上讲台时,老教师们对青年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让他们从听课开始,一门课程从头听到尾,更要一丝不苟地做笔记、听思路,汲取老教师的授课经验并进行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持续的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加上对数学教学的悟性和勤奋,让赵鲁涛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数学学科组的重点培养对象。
获得北京市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赵鲁涛和指导小组的4 位老师马上投入到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备战中。不同的竞赛规则不仅增加了比赛环节,更是扩大了比赛范围,相比北京市比赛增加了20倍之多的任务。尽管要在4 个月的时间内完成20 个教学节段的创新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老师们还是咬紧牙关,决定背水一战。
整个备战分为初期素材准备、中期制作和冲刺3 个阶段。由于数学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逻辑性强、趣味性弱,为了让赵鲁涛能够在比赛中抓住观众的“眼球”,指导老师们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国内外素材的收集,在20 个教学节段中全部运用自主创新的鲜活素材和案例,并史无前例地在概率课的讲授中运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模拟动画,使评委老师眼前一亮。20 分钟的教学演示,赵鲁涛4个月积淀在这一刻爆发。他语言干练,有问有答,讲解严密,举一反三,听众为赵鲁涛的幽默而响起笑声,为素材的新颖到位而真心感叹,为跨学科手段的运用而拍案叫绝。赛场中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与喝彩,能将概率课讲授得如此生动,其背后的准备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当赵鲁涛捧起全国一等奖的奖杯时,始终形影相依的指导老师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精英教师,同心协力
指导小组的努力在此次比赛中功不可没,4 位资历颇深的教师始终站在赵鲁涛的身后无悔地付出着。他们说,数学学科历来非常重视教学,有着优良的传帮带传统,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指导小组虽然是因帮助赵鲁涛参赛而成立,但这4 位老师中既有他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导师,也有从登上讲台之初就对他严格要求的老教师。他们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是我校数学学科教学一线中的佼佼者。
这4 位教师分别是范玉妹、王萍、张志刚、徐尔,全部为我校“我爱我师”评选的获奖教师。范玉妹是小组中最年长的教师,她获得我校“我爱我师”评选的终身成就奖,现任海淀区人大代表、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尽管已退休仍然工作在教学一线。王萍任数理学院工会副主席,高校教龄长达32 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张志刚任系教学主任,“我爱我师”金奖得主,凭借其深厚的计算机功底在教师中备受赞誉。徐尔曾参加第一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严谨的作风和深厚的教学功底深得学生认可。4 位教师对教学有着共同的执着,脾气秉性彼此相投,在互相切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支精品团队。在这次全国大赛中,4 位老师更是从方方面面给予赵鲁涛以最充分的帮助和支持。大到内容选材、体系设计、教案撰写等,小到时间把握、仪态仪表、服装搭配等,从宏观到微观,随时随处进行指导和把关,为赵鲁涛最终取胜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为老教师的他们忠于职守,继承了前辈传帮带的优秀传统,乐于奉献,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他们淡薄名利,无私地承担了指导赵鲁涛参加全国比赛的备战工作,比赛全程没有出现过他们的名字,他们这种付出的动力源于对教学的信仰。他们年轻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机会和平台供他们展示教学风采,现在年轻人有机会、有平台,他们便把这个梦想寄托到年轻一辈身上,无怨无悔地把青年教师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是数学人的骄傲、也是老教师的欣慰。
无私无畏,无悔奉献
王萍把平时备战的点滴都细心记录下来,4 个月的备战结束后,整整写满了2 个笔记本。记录中,团队正式开会3 次、合议备战事项3次,参加北京市试讲点评会1 次,正式试讲有30 次之多。此外,随时随地的碰面讨论、各自的案头工作更是每天都在进行着。他们一方面要保证所有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抽出全部的业余时间备战;另一方面要推迟期间的科研工作、放弃全部假期,一心一意准备比赛。老师们回忆道,整个暑假他们从下午两点开始试讲,每天讲到十点以后,顶着漆黑的夜色中各自回家,辛苦并快乐着。
对于这个创造我校新历史的奖项,老师们总说这也是在他们意料之外的结果。可是,偶然中总是隐含着必然,喜出望外的背后也充满了老师们无言的付出和辛酸。初期工作全部素材求新求实重新组织,20 个节段中需要约30个实例,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分头查阅,再合议修改,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整编,在校内校外调研,拿到最新鲜的第一手数据。老教师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把数十年的授课经验传递给赵鲁涛,对于青年教师自然是个挑战,赵鲁涛面对指导小组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虚心求教。
范玉妹和张志刚在备战期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出差,即使面对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大洋彼岸的老师们仍然心系比赛。赵鲁涛白天跟着王萍和徐尔按计划进行反复试讲,晚上按照美国时间和范老师、张老师线上联络、汇报情况,身在异国,范老师策划了多个授课案例、张老师提供了若干计算机动画模型,为他的表现增色。然而,赵鲁涛在持续一段时间的熬夜后身体亮起了“红灯”,产生心悸反应在医院吊挂瓶,指导小组的老师们为此十分担心,尽管平时对赵鲁涛要求严苛,但更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孩子看待。看到赵鲁涛生病,都感到由衷的心疼。
他们都是载满光环的精英,他们都拥有很多令人尊敬的头衔,但是他们只称自己为“老师”,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注定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热爱教学,致力终生
走进了这支因热爱教学而聚在一起的团队,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师风采。科研可以量化,教学却很难做到量化。
老师们总是希望把最充分的准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核。多年以来,数学学科团队对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对要求的落实也非常严格,通过对基本功比赛的组织工作,积极为青年教师铺路搭台,使得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科研和教学的岗位上迅速成长,逐渐步入学科带头人的行列。赵鲁涛说,教学功底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对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无底洞”,他和前辈们都愿意用毕生的精力为后人积蓄经验,为学生们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范玉妹尽管退休仍然愿意接受学校的返聘重回教学一线,站在讲台上为教学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出一份力。她说,教师应该是一个最无私的职业,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是很正常的,我们都是因为爱学生爱教学才聚在一起的,把教学当做爱好,便乐于这种勤勤恳恳的付出;只要发现了像赵鲁涛这样的好苗子,我们就愿意把他们推到更高的平台上,不计工作代价,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王萍虽然有三十余年的教龄,但是现在除了上课和科研的时间她仍然在备课,而且是天天备课。她说为了给学生上好一堂课做多少准备都是应该的,作为一个用良心做事的教师,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王萍老师就是我校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的一群优秀教师的缩影,他们不图名利,只希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教师称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数理学院的各位教师很好地诠释了韩愈在《师说》里对老师的这一定义。答疑时间不计入工作量,数理学院的各位老师仍旧不辞辛苦地为学生安排定期答疑,并且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
从数理学院各位老师的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师德品质的完美传承。正是这样一个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教学事业的一线上,用真心提升教学质量,树得九州栋梁。正是这样一个对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回报,用爱心关爱学生成长,育得天下桃李。